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不竭人才动能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11-15浏览次数:13

走进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大楼,学生们正在分组讨论步兵机器人的研发和组装。这座5万平方米的教学楼,是该校与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的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也是该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产业需求和岗位技术技能要求的高质量人才的有力载体。

常州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科技与人才需求量巨大。“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始终坚持与常州的城市定位、产业发展定位同向。”该校党委书记汤正华说,学校以城市发展为“生命之源”,始终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做好人才培养,优化专业结构,聚力科研攻关,为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注入人才动能。

向新而设,

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同构

“课程不仅有理论学习,还能动手操作设计自己的智能设备,学到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完全可以应用。”常州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3级学生黄盛誉今年选修“智能设计与制造”课程,他惊喜地发现授课的教师很多是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内容针对性极强,我们学到了阀门电动执行器和机器人集成系统的设计,控制部分则主要是使用Arduino和各种传感器进行编程和控制,对硬件设计和控制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让学生到车间去,让车间到学校来”,一直以来都是常工院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在该校,仅本学年企业进校授课人数就达143人,企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授课总学时数达4097学时,整体专业与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常州“532”发展战略、新能源之都建设和“1028”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

“我校紧紧围绕自身‘工科’属性,在与常州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等三个学科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常工院教务处副处长廖连莹介绍说,近两年该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动静很大”,撤销了一批与地方主导产业不直接相关的专业,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0多个传统专业进行了改造升级,增设了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等10个与常州地方产业结构紧密相关的专业。

廖连莹告诉记者,学校的所有专业包括新工科和新文科专业,都已经按照产业需求的人才规格和类型进行了“反向设计”,“产业发展需要培养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们就根据需求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有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再通过‘正向实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经过持续调整,常工院49个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新能源汽车等6大专业集群,重点围绕新能源产业、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产业和低空经济,布局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机器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新兴专业建设,实现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100%匹配,切实增强了常州主导产业发展的学科支撑力。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号召,我们第一时间申报了‘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目前已获教育部批准并于今年开始招生。”汤正华告诉记者,为迅速响应城市发展需要,该校近两年还创新实施“1+X”微专业建设计划,其中“1”是主修专业,X是微专业名称。修读微专业的学生在完成5至8门专业课程学习后,会获得学校颁发的证书,这些课程绝大多数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真实的工程环境。目前该校已开设智能设计与制造、软件与信息安全评测、碳纤维复合材料等11个微专业。

聚力而研,

科研攻关与产业技术同频

常州是国内最早布局碳纤维产业的城市之一,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下,亟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提供服务和支撑。2020年,常州工学院与碳纤维龙头企业新创碳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并联合成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产业学院与企业实施共建共享成果的模式,在碳纤维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上同步发力。

“产业链上缺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什么。”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主任尹衍军向记者介绍,2022年,新创碳谷针对“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优化”难题提出了具体需求和指标,学校随即组织科研团队针对企业需求进行技术攻关。“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组织‘揭榜挂帅’专项,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来降低产学研合作中的成本和风险。”尹衍军表示,第一个项目的落地完成为双方持续合作开展技术研究和科研攻关奠定了良好基础。

产业学院既是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又是科研创新的生力军。近年来,常工院积极拓宽有组织科研边界,携手常州国家高新区共同建设科创学院,联合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共建碳纤维、合成生物等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打造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

在此过程中,“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答”成为常工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常态。面向智能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合成生物等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该校还精心培育了15个混编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内既有高校科研人员,也有企业科技人员,还有在校师生,我们充分整合各成员在产业技术创新链条中的专业优势,围绕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真正实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毛国勇介绍说,团队自主研发的磁悬浮高速电机设计软件、光固化硅基离型剂等均实现产业化,其中,磁悬浮电机成套装备技术及其应用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团队创办的企业年产值超亿元。

2017年起,常工院全面推进实施“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计划,要求二级学院至少与1个常州市的乡镇(街道、园区)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并组建100个以上的科研团队与100家以上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

“各学院及时掌握、分析各镇(街道、园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需求,有效对接产业链和创新性发展的服务需求。”常工院科技处副处长陈小卉说,这种模式有助于解决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截至目前,二级学院与常州市45个乡镇(街道、园区)建立校地合作关系,组建102个团队,为6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规划咨询、技术升级与改造等服务。

“人人都是科技镇长,人人都是科技信息员。”在汤正华看来,正是这种“一院一镇”的做法让学校发展有了深厚的土壤,也激发了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和能力。

因时而育,

办学功能与城市发展同向

近日,“常小燕”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为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研学之旅。宣讲团讲述了“常州三杰”的英勇事迹,动人的故事和现场问答互动让小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2020年,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团委发起成立“常小燕”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我们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内容推出了点单式宣讲服务,提供9大类100项宣讲主题清单,通过常州市‘文明常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供全市‘点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夏天静说。

点单式服务实现了思政教育与服务地方、个人成长与奉献社会的融通贯通。为推动办学功能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常工院鼓励相关人才积极融入各级各类智库平台,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等领域建言献策。截至目前,该校先后有10余名教授、博士入选市委、区委宣讲团,深入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讲。截至目前,“常小燕”已累计开展400余场主题宣讲,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

夏义是常工院国际交流学院2023届软件工程专业的孟加拉籍留学生,也是该校众多入企实习的留学生之一。2021年,他来到常州中变电气有限公司实习并承担翻译工作。“无论是与孟加拉国客户业务洽谈,还是公司内部的多语种沟通场景,他总能准确及时翻译,极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公司总经理张海东说,像夏义这样具有多国语言优势的留学生,有效弥补了企业在海外业务拓展中的人才缺失,目前夏义已经成功帮助企业在孟加拉国注册分公司并担任分公司负责人。

为何执着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常州经济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企业想要‘走出去’,缺乏国际化业务运营人员的支撑。”常工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文琴告诉记者,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学院面向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国学”微专业,开设“中国概况”“跨文化交际”等8门系统化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培养与就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为培养更多参与经贸往来的国际使者,常工院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力留学生在入企参观、入企实习等综合实践中了解中国,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协助企业扩大海外市场。截至目前,该校已累计培养52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余人,与在常21家企业共建来华留学生实践实习基地,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成为助力地方企业“走出去”的友好桥梁。

2023年,常州正式迈入“万亿之城”行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和人才需求巨大。“万亿之城再出发,学校何为?必须做好‘人才’文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汤正华表示,学校发展的底气和定位永远是“在常州”,今后将把“产业报国”的信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文章来源《江苏教育报》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