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高校基金会如何打造“发展共同体”?“智慧红利”时代,校企合作如何精准赋能高校基金会提质升级?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参会理事、监事碰撞思维,共同为学校基金会长远发展把脉定向、出谋划策。
7月5日,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举行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总结2024年上半年工作,布置换届筹备事项,谋划今后长远发展。校党委书记、理事长汤正华,校长、副理事长张兵,副校长、副理事长金向红及在常理事、监事参加会议。
汤正华作工作报告。他从深化党建引领、优化自身建设、强化资源筹措、细化宣传报道等四方面总结自二届八次会议以来,基金会聚焦“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的工作目标,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开展基金募集工作,在提升运作水平、助力学校多元化建设及增加基金会影响力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他表示,下一阶段,基金会将全力扩大基金规模,深度推进基金会信息化建设与团队建设,积极做好换届工作,为新一届理事会更好开展工作夯实各项基础。
张兵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基金会要落实好管理机关指导、理事会决策、秘书长执行的运行机制,围绕学校发展大局,以“校友+”理念汇聚校友力量,赋能学校发展。
金向红布置换届具体工作,宣读《常州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候选人、负责人候选人名单》。校友联谊会办公室主任、基金会秘书长冯平平汇报基金会2024年理财方案。
在场理事审议通过了基金会工作报告、理财方案、《常州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候选人、负责人候选人名单》等议案,并积极为基金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常州天马集团总经理邵俊表示,基金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作为校友企业家,将进一步与学校畅通联系,增加共识,在“智慧红利”时代,通过更紧密的校企合作与基金会一体化发展。东方海涛投资俱乐部创始人张海涛建议将校友工作深度融入基金会发展,进一步挖掘校友资源,带动社会资源并创新性地做好基金筹募工作,争取增加理财类盈利,保障基金会发展行稳致远。
在总结讲话中,汤正华肯定了基金会上半年工作。他指出,基金会的发展离不开全校师生勠力同心,也离不开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基金会的综合实力在校友们的关心支持下不断扩大,这既是校友们对学校的褒奖与勉励,也是一份催人奋进的鞭策。他对基金会今后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锚定目标,在基金会实力稳步提升的基础上深耕细作,向做大做强做优目标迈进;二是用好各类资源,增加多平台合作,更广阔拓展筹款方向,更好支持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三是强化服务能力,联动校友总会,牢固树立全方位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的宗旨,集众智、汇合力,最大程度汇聚起全体校友及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基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委宣传部 朱承宁/摄 校友联谊会办公室 冯平平/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