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思政课:深情寄语 从这里走向四方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06-28浏览次数:13

常州工学院校长张兵:崇德明理踏歌远行 尚美求实逐梦未来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期望。在大家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之际,我想再叮嘱几句,与同学们共同告别过去、拥抱未来。

一是崇德明理,做赓续初心、乐观进取的代言人。《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培养青年人成为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大学以及社会这所看不见“大学”的共同使命与责任。修身立德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德修养是人生大厦最坚实的基石。《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可能很多同学看过,它生动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让人备受鼓舞。明理贯穿我们人生始终,不管是追求真理,还是秉持理想、保持理性、遵循道理、明白事理,“理”存在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演变中。心怀感恩、乐观进取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对他人多一分宽容与理解,对社会多一分责任与担当,对自然多一分尊重与敬畏,对未来多一分憧憬与豁达,才能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法制纪律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基,也是社会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生在当下,我们何其幸福,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追随信仰之光、扛起历史之责、不负时代之望,以德修身、以理致行、以纪自律,心怀家国、懂得感恩、乐观向上,做最好的自己。

二是勤以励学,做终身学习、追求卓越的先行者。人生是一个多维的综合体,不仅有长度决定,也还有宽度、厚度和高度。当今时代,知识迭代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新知识、新技术、新事物、新业态层出不穷。唯有与时俱进地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才能获得与时代同行共进的过硬本领。希望同学们勤学“有字之书”,汲取更多有益的知识和技术资源,敢于跨越未曾涉足的知识盲区,从学习中找寻规律、增长见识、找准门道,碰到难题时向书本请教,向优质的网络资源请教,拓宽思维视野,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同学们还要善悟“无字之书”,人生处处皆学问,大家要主动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事、同行、长辈学习,深入领会并熟练运用书本上没有的思想、知识与技能,及时更新知识、阅历储备,方能做事有道、成事有方。

三是尚美致远,做脚踏实地、踔厉奋发的实干家。美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永恒追求,亚里士多德说过“美就是自身就具有价值并能同时给人愉快的东西”。对于个人而言,美是生命最好的馈赠。外在的美是一种美,而内在的心灵美才是最有生命力、最吸引人的“美”。唯有将“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成就最美的你。《荀子》言“道虽迩,不行不至”。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唯有勤奋、努力、上进才是适应社会、赢得事业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母校建校以来,涌现出“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天然、“全国劳动模范”朱庆胜、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姚国培、“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庄惠芬等一大批扎根基层、坚守岗位的优秀校友,他们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生动诠释了常工人的拼搏奋斗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在热爱美、追逐美的进程中,用脚步丈量世界,以实践探求真知,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塑造更“美”、更“实”的自己,书写更加精彩璀璨的人生篇章。

(文章来源:常州晚报2024年6月28日A15版 第一升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