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学子三下乡:助力复产复工,探访司机群体
中国青年网南通8月28日电(通讯员 缪吴聪)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一切。随着疫情蔓延,工厂停产、门面闭店,人人闭门不出,居家自我隔离。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交通运输业首当其冲。为了积极响应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常州工学院“助力家乡建设小分队”各自于自己的家乡展开实践。实践小队成员于8月2日在南通开展了“探访疫情下的司机群体”的访谈活动,助力复工复产,了解疫情下司机们的抗疫措施及疫情对他们的影响和感受。
为了更好的了解情况,小队成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全国现在有着三千多万的货车司机,还有着很多的客运行业的相关从业者。但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货流量和客运量都有所减少,并且要求所有司机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加大了货运及客运的难度。不过南通地区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少,司机复工情况相对较好,但仍然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首先,小队成员来到了南通的一处货车集中停放处。这里到处是等待着接单的各种货车。实践小队成员采访了一位货车司机缪师傅。经过了解,缪师傅是有着二十几年经验的老司机了。他也向实践队员表达了对运输这一行业及今年疫情的看法。缪师傅感叹道:“现在的运费是越来越低了。”以往大家圈子里都是默认的运费价格,但是现在在网上接单,价格被压的越来越低,司机报价高了根本没有货接。运费压得很低,除去油钱和过路费几乎只剩下一点辛苦钱了,有的货运费下跌超过30%。为了防疫,缪师傅装卸货前进行车厢、货物消毒,装卸作业时要佩戴口罩和手套,随时出示健康码,路途吃饭更是成了大问题,只能自己解决。晚上有时没有地方洗澡,只能铺张凉席,伴着汗臭入睡。
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在疫情期间,还有很多货车司机主动主动站出来了,走在了抗疫前线。缪师傅也谈到,他们的货车司机交流群中也组织了援助疫区的行动。他在谈及这件事时也透露出了些许遗憾,未能亲自运送物资赶往灾区去帮助他人,但他也还是尽了自己的一分了,为这次行动捐款。正是这些货车司机在疫区急需各类物资时,不畏艰险,不为利益,主动无偿为疫区送去物资,帮助了无数人。正因为有他们的挺身而出,有了他们的前赴后继和最美逆行,才有了中国抗疫的成功。
图为实践小队成员采访货车司机缪师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缪吴聪 供图
后来,小队成员又有幸采访了一位78路公交的司机薛师傅,询问了很多关于公交车的疫情防控措施,全面了解到为了保障市民的出行和安全,公交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防疫措施。成员了解到的具体措施如下:要求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有序排队接受体温测量,使用‘南通公交乘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扫码实名登记,并主动出示‘易来通’健康码,持“绿色码”人员方可乘坐公共交通。遇到乘客体温异常的,司机就会马上通知站里的党员志愿者。在每个公交站点都有值班党员志愿者,协助公交司机引导乘客。每天夜间进行全面的车辆消毒,防止病毒残留。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公交司机薛师傅,了解城市公交的防疫措施。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缪吴聪 供图
小队成员在乘坐公交车的途中也发现,现在随着疫情控制良好,本地疫情基本结束,并且天气较为炎热,不利于病毒传播与存 活,但是公交车的疫情防控依然没有松懈,上车处依然有提醒要求乘车必须戴口罩,即使有部分乘客上车时没戴,薛师傅也会提醒他。有时在行车过程中,车内乘客没有规范佩戴口罩,薛师傅也会提醒他们把口罩戴上。薛师傅后来解释道,这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保持防范意识,保障大家的安全。这份严谨认真与责任心值得每个人学习。下了公交车,实践队员又参观了公交总站内的休息室和储备的消毒物资,并帮助清洁附近的公交站台,为了城市的整洁干净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公交总站内存放的消毒物资,用于每日的车辆消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缪吴聪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尽自己所能,帮助擦拭公交站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缪吴聪 供图
通过这次采访,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司机这一职业背后又有着不一样的艰辛。他们面对这单调的公路,面对着喧闹的繁华都市,任何过往的风景都不能使他们松懈,安全警钟长鸣。他们肩负着保障货物和乘客安全的使命和责任,默默奉献。而现在,抗疫还未结束,坚守仍在继续。所有人都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也应该去担负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将小我融入大我,为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审编辑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