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 常州晚报 | 常州工学院博士团队研发新型消毒剂 除甲醛、消毒、空气清新,它全包了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7-03浏览次数:606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了解到,该院青年党员教师孙潇楠和许鹏领衔的博士团队,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发明了一种可视变色消毒除甲醛剂。

据了解,二氧化氯消毒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安全消毒灭菌剂,市面上此类产品大多以吸附为主要的去除方式,当吸附饱和后,又会重新释放出有害成分,具有潜在的危害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发团队通过微孔负载技术,在常温下将除甲醛、消毒杀菌的有效成分负载在特定载体上,既控制了反应速率,又大大降低了生产及运输难度,克服了市场现有产品中的部分缺陷。

  团队负责人孙潇楠介绍,该产品只需要根据使用面积放置一定量的消毒剂,即可实时对空间进行消毒和去除甲醛,特别适合教室、餐厅等人群密集地使用。“比如在25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四个角落处分别放置15g产品,就能起到杀菌作用。一般来说,如果室温保持在25℃的话,可以持续使用15天左右。”

  与传统消毒剂相比,团队还特别加入了颜色指示剂,可根据环境中细菌、甲醛等有害成分的浓度、产品使用时间等因素发生颜色变化,从而达到可视化效果;同时,产品还具备清新空气的作用,有国际香、蜜桃香、奶香、桂花香等香型供用户选择。

产品的背后,是一支“85后”年轻团队,领衔人孙潇楠和许鹏均为常工院引进的有机化学博士。孙潇楠告诉记者,产品的设计灵感源于他执教的《空气清新剂的制备》实验课。“何不把空气清新剂与消毒剂相结合呢?”他的想法得到了许鹏的认可,于是,便有了这项服务社会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是一次实验教学的成功案例。“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只有通过日常的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才能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进行有机融合。”孙潇楠说。

  目前,该产品已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现处于研发验证的最后阶段。孙潇楠表示,团队正积极寻求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今后规模化生产提供必要条件。(杨曌 图文报道)

20200703A16_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