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 常州日报 | 为古运河注入新活力擦亮常州“明星城”金名片 第A02版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3-31浏览次数:550

为古运河注入新活力
擦亮常州“明星城”金名片




常州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千百年来,大运河作为常州人的母亲河,哺育着两岸世代的常州人。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沿运河的步行道日趋完善,文保得到妥善保护,大运河保护已初见成效。

公众眼中的运河印象

为了解游客游览城市过程中对于大运河的关注及印象,有关方面曾从网上收集整理江苏各城市网上公开景点信息和游客评论信息。收集资料共囊括江苏全境内3411个景点信息,共264937条景点评论。

其中苏州、扬州、无锡三市中运河相关评论数较多,常州运河评论数排第四位,但比前三者明显少了很多。在江苏各城市运河相关景点的统计中,常州古运河排第五。景点评论依然较苏州、扬州、无锡古运河少很多,而且运河相关其他景点均排名较后,对常州运河的总体感觉是不如苏州无锡的运河有看头和玩头。

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景观风貌缺失。尽管这几年常州在运河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历史原因,常州新运河建设时间较周边其他城市晚,导致运河两岸古城风貌破坏较严重,部分古迹和传说失落,已经建成的慢行道和水道系统中缺少江南水乡特色风韵的展示和龙城龙文化精神的表达;

第二,运河活力不足。古时的常州曾有“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美誉,穿梭不断的大小船只,在纤道上光膀躬身背纤的纤夫,两船交会船工的喊叫声汇集成在一幅美丽的风情画。凡外地客商都会被吸引而驻足观望。如今运河两岸硬质的竖向驳岸高筑,与游人间拉开无形的距离,运河鲜有船只经过,河水也没有原先那般清澈明净。缺少航运功能的大运河便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活力。

文景融合,让大运河“靓”起来

如果说运河沿线的自然与人文景点是一颗颗闪耀的钻石,那么沿着运河两岸布置一些散落的绿地小景就是串起这条项链的小珍珠,这些小景可以是故事内涵丰富的桥头栏杆、情景雕塑,人物塑像、石刻碑碣、书画涂鸦或者非遗展示长廊等,都可以成为文化和历史展示的小舞台。在城区和运河慢行道旁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标识导向牌,把游人引导到运河各景观节点,在现代科技智能语音导览系统的帮助下,可以使运河古今风貌的展现更立体更完整。

商旅融合,让大运河“活”起来

开展水上游活动。目前已开通古运河画舫水上游“乾隆线”,西起篦箕巷,东到东坡公园。而常州真正的老城区古运河是流经西下塘、东下塘、青果巷到天宁禅寺的南市河。这一最古老的河段才最能代表常州。如果能开通南市河水上游线,乘坐小木船听着常州的道情和小热昏穿行在常州古街巷,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常州江南风情。另外还可以固定开展一年一度的运河龙舟比赛和“走大运”健身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

营造网红打卡地。运用创意思维在运河现有的景点资源或利用老旧的工业遗存打造网红打卡点,给市民或游客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比如,在篦箕巷和西瀛里明城墙广场,定期举办非遗嘉年华活动,寓教于乐,展示常州及全国好玩有趣的非遗文化,如金坛刻纸、剪纸,吹糖人,皮影戏等,并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传统习俗;利用运河五号周边闲置厂区打造动漫爱好者的卡通联盟,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创作常州特色动漫角色,将工业元素与不同年代的经典卡通形象融合,并设置卡通剧场、讲卡通故事等与游客产生互动。同时,打造运河周边特色民宿,打通恐龙园到运河五号游线专列或水上通道,与恐龙园共享游客资源,变“客流”为“客留”。

亮出美食招牌。可以利用南港码头、篦箕巷、明城墙广场、运河五号等,来宣传售卖常州地方特色名点小吃,宣传推广乾隆到古城常州留下的美食传说。尤其要加上叫卖声,那婉转细润的吴侬软语立刻能勾起游人的购买欲和许多常州人的美好回忆。结合运河夜游项目和影响灯光照明,带游客进入舌尖上的运河,尽享美食的同时,感受老常州别样的美食风情文化。

常州工学院“五大明星城”建设研究课题组王燕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