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报告,有一位同学出现体温异常,刚刚在‘临时医疗点’复测过了,还是37.8℃,请赶快派车来接!”近日,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名防控人员正打着紧急电话。不一会儿,挂着“疫情防控专用车辆”标志的车就把该名“学生”接走。随后,工作人员对刚刚的临时医疗点、“学生”的随身行李等进行消杀。
这是该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应急处置演练的现场。演练模拟了学生开学报到当天和返校后出现体温异常,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和各相关单位全过程处置流程的情况。“发热学生”均在第一时间由相关二级学院专人和医护人员陪同下,由学校“疫情防控专用车”直接送至阳湖二院发热门诊。
记者在现场看到,根据防控预案的要求,虽然该“同学”经医院诊断,已经基本排除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但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安全,学校依然对其和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隔离。
在学校指定隔离观察宿舍楼(12号公寓)内,后勤等相关工作人员已将“学生”之前的宿舍和物品进行了相应消杀;物业也对隔离点进行了布置,口罩、体温计、消毒液还有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同时,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等工作也同步开展,直至隔离观察期满,达到条件后解除隔离。
记者了解到,此次演练还使用了一套疫情防控智慧测温消毒通道设备。据该校产教合作部部长陈建新介绍,这台设备是由常州机电学院合作企业——海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向学院捐赠的。“这套设备通过非接触式红外人体测温,实时采集体温数据,测量数值快速可靠,解决学校测温人数多、速度慢的痛点问题,为师生复工复学保驾护航。”
记者从常州几所高校了解到,连日来,各校陆续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卫生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牵头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常纺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返校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将演练分为联络协调、场地宣传、安全保障、接待引导、二级学院接待五个小组,对所需人员、物资进行了充分准备;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扮演“学生”“班主任”“辅导员”“校防疫组指挥”等角色,真实模拟了学生错峰返校、在校上课、宿舍日常、食堂就餐等相关场景,完成人员测温、发现异常、隔离登记、分级上报、通知家长、送医治疗、场所消毒等各项处置工作,并进行详细记录,以确保全体成员熟知应急处置过程;常州工学院在演练结束后,专门召开讨论总结会,由新北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来校指导,对演练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建议。
(杨曌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