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 常州晚报 | 疫情之下,毕业生宅家“云求职”-第A14版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3-21浏览次数:534

当疫情撞上春招,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这届大学生,真的“太难了”
疫情之下,毕业生宅家“云求职”  

    每年三四月份,本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金三银四”,今年却被一场疫情改变,就业形势趋于复杂——一方面,线下招聘会按下“暂停键”,改为线上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及面试,另一方面,相对于创新高的2020届毕业生规模,部分企业的招聘计划却有下调或延后。

面对疫情之下的“云求职”,常州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们是否能逆势而上?各校又有哪些给力举措?来看记者调查。


    调查:近七成人求职被疫情“拖慢”

    记者在常州高校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共182名应届毕业生参与调查,其中,打算找工作和考研求职两手抓的有118人。

    疫情对他们的求职进程影响大吗?65.25%的人表示“大,拖慢了我的计划”,27.97%的人认为“还好,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之中”,只有6.78%的人觉得疫情对他们完全没影响。

    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对象主要使用招聘网站(69.49%)、学校的就业信息网(68.64%)、线上招聘会(50.85%)和微信公众号(23.73%)等几大云平台进行线上求职。

    “云求职”让求职时间大大缩短

    不像往年四处奔波赶招聘会,也无法和招聘官面对面交流,一切都改为“在线”,这对于毕业生来说,反倒有了更多时间准备。“‘云求职’效率还挺高的,浏览岗位快、投递简历快、面试流程快,既节省路费和时间,也能减轻我的紧张感。”一位受访学生说。

    采访中,“便捷”是学生提到最多的关键词。

    常州工学院理学院毕业生葛佳璐一心想回老家南京发展。去年下半年以来,他就持续关注南京招聘启事,很快收到了南京溧水农村商业银行的考试通知。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小葛顺利通过线上笔试、面试等环节,最后成功签约,前后不到一个月。“‘云求职’的效率让我有些震惊。”葛佳璐说,自己终于圆梦成为了一名准行员。

    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袁波,则代表着由考研转向求职的一类学生。袁波今年考研不够理想,便打算“云求职”。“与传统的线下双选会相比,网上求职平台给我们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袁波进行了在线筛选并向企业投递简历。很快,他收到中天科技集团的offer,并在学校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成功和企业网上签约。

    调查中,也有人表示,在家中通过视频连线参加面试,与面对面交流还是有很大不同,要注重多和面试官沟通,扬长避短,减少背稿子的感觉。

    毕业生们不要错过春招“黄金期”

    据了解,全国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业内人士表示,受疫情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行业、企业可能会下调招聘计划,或延后到下一届,就业形势更复杂、紧迫。

    在新北区薛家镇,一位做汽车转向辅助系统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小。“我们对毕业生需求非常迫切,但现阶段即便和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他们也不能正式到岗实习、工作。”

    另一边,毕业生宅家“云求职”,其参与度、把握度,以及签约成功率,却并没有线下招聘会来得高。常州工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曹其建议广大毕业生,认真研判就业形势,积极自觉参加线上招聘活动,不要盲目等、拖,错过春招“黄金期”,越到后期优质岗位可能越少,就业质量会有所下降。

    记者从常州部分高校了解到,为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各校纷纷提供多样化平台和服务。常州大学发起参与国内12所石油类院校联合招聘,开展“石油英才荟——全国石油高校网络联合招聘会”;江苏理工学院创新性开设在线就业指导课程,供学生在家自学;常州工学院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同时推进本校春季网络招聘会,截至目前已有近600家企业参会,提供可投递职位近三万个,毕业生投递简历数超过4000份;受疫情影响,部分服务类专业学生未能正常上岗,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引导学生调整就业预期,精准推荐相近专业的就业岗位;对于产生心理波动的毕业生,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制定本校防疫期间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开通线上咨询通道,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

    此外,教育部也推出“24365校园招聘服务”,提供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助力毕业生就业。


杨曌

20200320A14_pdf.pdf